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 (1)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肠道菌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另外,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头孢菌素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氨、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其中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由于头孢菌素抗生素都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使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7)与乙醇联用产生“双硫醒”样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当与乙醇联合应用时(喝酒或者接触酒精等),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处理原则: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有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防碍器官功能所致。
    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