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形成及其原因。
-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动时期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基本认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族危机和国内复杂的阶级矛盾,蒋介石于1931年7月23日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首次提出了“安内攘外”的思想,其中心内容即在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侵略的形势下,“惟有一本素志,全力剿赤,不计其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东北三省在四个月内即告沦陷。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爆发。为了集中力量进攻红军、消灭共产党,蒋介石匆匆结束了淞沪抗战,并正式宣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此后,这项反动政策便成为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表明,他始终以为真正的威胁在内而不在外。他以“安内”为中心任务,“攘外”仅是其用以应付当时危局的口号和掩盖其“安内”图谋的一个幌子。
蒋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他仍然以共产党为“心腹大患”,坚持其一贯的“剿共”、“反共”政策。其在各种场合反复说明,其第一个责任“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声称“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其次,他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不成问题”的“皮肤小病”,对此仅略作应付。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对日本的威胁虽然在逐渐加深认识,如热河事变前夕,蒋开始认为日本“处心积虑,乃企图亡我整个中华民族”,但反共的本性又掩盖和模糊了这种认识,他仍然叫嚷“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不到时期,决不放弃基本之谋,以顾其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在国民党统治区
- “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相同点是()
-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
- 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实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 戊戌变法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
-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
- 整风运动采取的整风形式是()。
- 毛泽东提出,共产党的建设要同政治路线密切
- 《穿鼻草约》
- 通过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以便从中国勒索好
- 毛泽东认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中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领导人之所以犯
-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
- 鸦片战争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
-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
- 五四前后,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是什么?
- 西方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