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26岁。2年来牙床肿大。检查:全口牙龈肿大,以上下前牙明显。唇侧牙龈覆盖1/2牙冠,质硬,探不出血,龈袋深3~6mm。X线片示牙槽骨无吸收。患者有长期服用大仑丁史。该病应诊断为()
A、增生性牙龈炎
B、药物性牙龈增生
C、青春期龈炎
D、边缘性龈炎
E、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控制菌斑最有效的方法是()
- 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
- 牙槽骨水平吸收时形成的牙周袋通常为()
- 用于菌斑控制的用具,除了()
- 能抑制胶原酶活性,阻止骨吸收的是()
- 牙周炎发展过程中,较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出现
- 若正中牙合关系正常而非正中牙合有早接触,
- 对牙周兼性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感染无效的是(
- 目前认为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包括()
- 男,25岁,1年来牙龈逐渐肿大。检查发现
- 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不包括()
- 牙周炎与牙龈炎的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
- 非附着龈下菌斑的主要细菌是()
- 男,45岁。刷牙时牙龈出血10年,检查见
- 碘酚属于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当药液引入牙周
- 下列哪种情况是翻瓣术的手术指征()
- 牙周探诊的最适合探诊压力为()
- 1965年著名的LIE实验表明停止一切口
- 慢性牙周炎牙槽骨最常见的破坏方式为()
- 妊娠期龈炎牙菌斑中,主要致病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