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 乙醇消毒灭菌的机制、特点及主要用途:
    ⑴机制:去除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与凝固。
    ⑵特点与主要用途:
    ①以浓度为70%~75%时杀菌力最强。
    ②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③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2.0~2.5%碘酊、0.5%碘伏:多用于皮肤黏膜、体温计以及其他物品的表面消毒。
    过氧化氢:
    机理:导致酶蛋白-SH基转变为-S-S-,导致酶活性丧失。3%~6%过氧化氢kill most bacteria;10%过氧化氢kill all microorganism including spore.
    用途:可用于物品表面和皮肤黏膜消毒(如口腔、创口的消毒、厌氧菌感染的消毒)。但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0.2%~0.3%过氧乙酸:类似于过氧化氢。 2%戊二醛: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广谱,高效,快速。
    用途:戊二醛以0.3%NaHCO3调整pH至7.5~8.5,配成2%水溶液,浸泡5min,适用于精密仪器、内窥镜(不能用热力灭菌法进行灭菌)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
    种类: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气体消毒剂。
    机理:细菌蛋白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能穿透包裹物,广谱高效,杀灭芽胞,易燃,对人有毒性。
    用途: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具的灭菌。
    常用的灭菌要求是浓度800~1200mg/L;相对湿度55%~60%;50℃;6h。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