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性,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A、索拉菲尼
B、甲磺酸伊马替尼
C、吉非替尼
D、范得他尼
E、拉帕替尼
F、厄洛替尼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患者女性,50岁,因乏力、低热3个月,咳
- 男性,58岁,5年来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
- 目前放射治疗外照射常用的射线不包括()。
- 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癌Ⅰ型指()
- 慢性肺淤血X线的特征性表现为()
- 仅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淋
- 患者,女性,30岁,5年前经过超声心动图
- 高能电子束通常的照射方法是()。
- 男性,35岁,已有胃痛史4年,以往有黑便
- 眼和眼眶通常扫描的层厚是()
- 关于脑转移瘤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 女性,53岁。呕血、便血6小时。量约30
- 下列属于激光定位系统的一部分的是()。
-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于()
- 女性,42岁,近3个月出现低热,偶咳嗽,
- 人体快更新组织如表皮、造血组织、肠上皮等
- 男性,55岁。慢性上腹痛10年余,3个月
- 肺癌放射治疗时脊髓受量一般要控制在以内(
- 组成脊神经的成分中,哪项是错的()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易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