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春秋繁露》《朱子语类》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之间应该互相尊重。(2)作者:董仲舒。《春秋繁露》利用“君权神授”来神化君权,强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朱子语类》将天理作为道德规范.以“三纲五常”论证君臣之间领导与服从的关系。(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儒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构建以此来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