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题也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难到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真心再见吧零分”。 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地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 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惊诧。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志,从这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个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 “这是诗?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激动。 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态扇。 两年后,李小刚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德育原则?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 (1)梁老师成功地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2)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要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材料中梁老师对待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写的“诗”,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从中看到了学生不甘于落后的精神,体现梁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其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梁老师通过改写学生的“诗”,利用学生的“诗”鼓励了学生,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自己积极的精神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
最后,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梁老师对小刚的德育工作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对他“诗”的评价进而促使小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自我肯定,并在这种认识下坚定了学习信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
-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 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对象是()
- 智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
-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
-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 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对
- 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 焦虑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
- 简述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我们要()。
- 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
-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于()
- 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
- 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