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证据的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
-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把刑事证据分为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行政诉讼法》第31条也分别把证据分为7种。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也是对证据的一种分类,是立法者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刑事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而证据的分类泪则是从多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以两分法对证据进行分类研究。
因此,证据的分类与法律上的证据种类区别是明显的。同时两种划分又是交叉的,同是一种证据,由于分类的标准和角度不同,其类属也不完全相同,具有多重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02年2月3日下午5时,在某市
- 正确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有哪些意义
- 证据审查.判断的核心内容即证据的本质属性
-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
- 在诉讼中,收集证据的主体有()。
- 证明对象是证明制度的构成环节。
- 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
- 无罪推定具有下列基本规则()。
- 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是什么?
- 当事人陈述的内容包括()。
-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 个体工商户刘某领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服
- 在我国,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
- 直接证据是()。
- 为了确定证据的本质属性,司法人员应从哪些
- 口供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 个体工商户刘某领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服
- 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有哪些?
- 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
- 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和法院的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