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对文学理论的内容和任务的看法?
-
既然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完整的文学活动,而不是文学活动中任何一个孤立的因素,自然就规定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不等于文学文本-作品中的内容,但它确实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毛泽东语)。但作为文学原料的社会生活并不等于文学本身,它必须经过作家的加工和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作品中的内容。任何文学理论必然要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并试图总结出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这样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文学创作论。
(2)、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作品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又是由几个不同的层面构成的,而且由于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开掘和利用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文本,其中像语言、修辞、文体、叙事和抒情等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文学理论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文学文本-作品论。
(3)、文学文本如果束之高阁,不参与到文学接受活动中被接受主体消费,就永远是死的印刷品,不会成为文学作品,也不会变成审美对象。因此,只要文学接受活动才能赋予文学文本以现实的生命。对于文学接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对于批评主体、批评模式的研究,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第三个内容——文学接受论。
(4)、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虽然与人类的其它活动(诸如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以及其它艺术文化等)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毕竟又有诸多不同。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都不断追问“文学是什么?”对文学“本体”的解答,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学观念论。
(5)、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这一具有审美意义的精神活动何以发生?推动文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又一内容——文学发生发展论。
(6)、总之,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创作论、文本-作品论、接受论、观念论和发生发展论,决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与文学活动的逻辑构成和历史展开两相对应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
- 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
- ()提出文艺批评是对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文学的认识性
- 世纪90年代以来,以曹顺庆为代表的“中国
- 李益诗各体皆工,其中最著名的诗体是()
- 什么是文学文本?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 就诗歌的体裁而言,吴伟业的“梅村体”指的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
- 合理误读
- 描写中运用得普遍的表现手段是()
- 20世纪的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弗洛伊
- 对于文学风格的理解,有哪些观点?
- 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
- 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
- 马克思哪部著作又称为《巴黎手稿》()
-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基本任
- 中国古代()注意到了灵感的现象,在他的著
- 真正富有创新意义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阅读时
- 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