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老子的思想主张可以哪几类?
-
(1)以“道”为本的天道观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其一,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三,道是无。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2)“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承认转化,但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3)“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4)“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 下列句子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台词的是(
- 什麽叫古今字?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麽?请
- 论辨文
- 下列著作中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
- 形声字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
- 《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
- “疾”的意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
- “任”的意义: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其所记录
- 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并加以评
-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中的“若
- “以”的意义:捆屦织席以为食()
-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 吕公者,好相人。
- 《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
- “为”字被动句式
- 从下列象形字中找出合体象形字。肉、胃、肩
- “行年四十,舅夺母志。”文句,运用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