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方面概括相同之处,并予以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并予以说明。
- ⑴都召开于历史重大转折到来之前。七大在抗战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夕;
⑵都正确地分析、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七大指出中国将面临两个前途的斗争;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⑶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七大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八大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
⑷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或建设实践的历史作用,但八大的探索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几乎未能发挥。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八大的探索难以付诸实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 新中国建立后,在浙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 在1911年清政府成立的责任内阁中,()
-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
-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
- 以下条约中,中国赔款最多的是()
- 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的根本区别在于()
-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
- 简述长征的历史意义。
- 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中国共产党
- 根据建国以来,中共制定过三条经济建设路线
- 2004年9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简述日军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 所谓两富是指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
- 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写了()、()两
- 后十条
- 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
-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
- “一·二八”上海抗战与“八·一三”上海抗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