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两本小诗集。其内容主要是对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如《春水•一o五》:“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融于一体。她歌颂母爱的伟大,歌颂童真之美善以反衬社会之丑恶,她礼赞大自然的“母爱”。此外,《繁星》、《春水》也有不少对人生意义的哲理感悟和思索。在形式上,《繁星》、《春水》是小诗体,以一至四行的体式为多,抒写个人即时感兴,这是受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艺术上,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常以哲理人诗,但颇有诗意,语言简洁清丽,如“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文学革命后,周作人介绍日本的短歌和俳句,以及受泰戈尔小诗的影响,小诗体写作颇盛,以《繁星》、《春水》影响最大。作为自由体白话诗的一种,丰富了新诗体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杜甫庾信诗云:“庾信平生最萧瑟,()。”
- 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
- 如何评价“无产阶级文学”口号?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生从事于革命文学的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和()
- 小剧场运动
- 有关“萧红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艾芜的“南行记”小说有何特点?
- 《名优之死》
- 试比较、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
- 丁西林的独幕剧(),通过租与不租的矛盾冲
- 力倡小品文,认为它“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 为什么说方方在新写实小说的阵营中显得相当
- 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有何特点?
- 简述赵树理创造的评书体的现代小说模式。
- 丁玲后来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
- 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为什么会产生寻根文
- 以胡适的诗歌为例,简述初期白话新诗的特点
- 简述《伤逝》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