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材料(一):某街道面包厂,建立了一定的销售网点,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国家调高了粮食价格10%,面包厂获悉,召开公司领导会议,讨论对策,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面包基本上不涨价,把原材料涨价引起的成本上升,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消化,结果每只面包固定成本下降,变动成本仅上升5%,日售量从原来的5万只上升到8.5万只。面包长采用不涨价的策略,实现了薄利多销,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虽然,成本利用率从10%下降到5.8%,但是,总利润反而增加约2%。 材料(二):去年辽宁水稻主产区——盘锦三角洲地区新开发水田每亩租金为300元,但今年猛降到70元/亩却无人问津。东北粮食主产区已出现‘谷贱伤农’苗头。”全国大人代表、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呼吁,“有关部门和地区应加大粮食保护价收购力度,并加紧研究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特别是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了万亿斤大关。 “然而,粮食丰收,喜中有忧。”都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丰收后出现的‘谷贱伤农’现象又开始影响到粮食生产,如不立即采取切实措施,2008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前景堪忧。”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程同方向变动的。谷,及粮食是生活必须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的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