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
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
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
 -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东家采桑妇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
 - 在过去的世代里,人是依附于神的;现在,已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
 - 二战后期,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
 - “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
 -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
 - 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
 - 马克思指出:“„„
 - 简述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
 -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
 - 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
 - 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两
 -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
 - “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