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试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
-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主要有以下阐述,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社会领域的活动有很多启发:首先是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其次是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和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其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最后关于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有以下几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提出“自然后果法”的教育家是()。
- 下面不是针对1~2岁的儿童开展教育的途径
-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
- 简述福禄培尔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
- “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
- ()主张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由此
-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
- “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
-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
- 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简述《纲要》中对健康活动的指导要点。
- 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
- ( )是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
- 提出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的著名幼
-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 保育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
- ()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招收
-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是()。
- 《人的教育》是教育家()的著作。
- 把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做出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