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
(1)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是《诗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创作年代历经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它在创作时使用的赋比兴的手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格局;特别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类比思维。对中国诗歌兴寄遥深、含蓄蕴藉的特色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得一种新体诗,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以屈原的《离骚》最为著名。所以楚辞以后也称作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把现实社会幻化为神仙世界。
(3)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汉代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陈的用韵散文,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但是汉赋缺少积极的思想内容。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下层人民生活,它是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其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外,还有“观其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三类。汉乐府体现了现实主义传统。
(4)唐诗宋词。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联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类音乐美感。唐代还兴起了一种讲究押韵,但句式却长短不齐的新诗体词。词的起源反应了中国诗歌和音乐的关系。词到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宋词有对意境的刻意追求、语言的口语化等特点,丰富了我国文学审美观念。
(5)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
- 在中国古代,“孝”的本质是保持家庭和社会
- 《唐蕃会盟碑》
- 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裴行俨、裴仁基父子原是()的部下,因其在
- 漕司
- 冬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温差很大,其最主要
- “儒商”并非历史事实,恰巧反应出中国商人
- 茶马互市体现出了农业、牧业的关系是()。
- 疆域和领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清中叶山地垦殖运动高涨的原因。
- 简述天山南道南路。
- 简述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 凌汛
- 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 我国现有可垦荒地,主要分布在()和()等
- 简述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 明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把持
- 简述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 多数有色金属矿区(带)的分布同岩浆岩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