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坏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接连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专家指出,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雾霾的治理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过程。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在其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经过了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
- 2010年是个灾难年。年初、年末的雪灾,
- 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
- 鉴于空气严重污染状况还将持续,某市政府决
- 江苏省以占全国1.06%的国土面积,承载
- 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 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
-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
- 在医学界,“疼痛”虽不致命,但却被冠以“
-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
-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不仅在运行过程中进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只有正确的把握国情
-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
- 骑脚踏车和游泳,虽然自己理论上能讲得很清
- 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到201
- 两位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
- 2007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与江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
- 通过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中国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