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 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约为100~300×109/L(10万~30万/mm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1)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血小板粘附。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壁下的胶原纤维暴露,血浆中的某些成分首先与胶原纤维结合,再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形成胶原-血浆成分-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
(2)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统称为致聚剂,ADP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血小板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聚集由局部组织释放的致聚剂引起(可逆性聚集)。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引起不可逆的第二时相聚集。
(3)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的释放。这些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Ca2+等。
(4)收缩:血小板含有收缩蛋白A和M,其作用类似于肌原纤维中的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在Ca2+的参与下可发生收缩,可使血凝块回缩,挤出血清。
(5)吸附:在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Ⅴ、Ⅺ、ⅩⅢ 等。当血管破损时,大量血小板可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小板发挥其生理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可以融入血管内皮细胞,成为血管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2)促进生理性止血 当小血管破损出血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及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的血小板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血管破损口缩小或封闭;同时血管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塞破损口实现初步止血;与此同时,血浆中的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血凝块。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变硬,形成牢固的止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同时,在血小板内还含有一些血小板因子(PF),如PF2、PF3、PF4、PF6等。当发生血管破损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可使局部凝血因子的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的进程;血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PF3),可大大提高凝血酶原的激活速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已经知道HIV病毒可存在于()
- 传染病原体是否可经血传播必须具备以下哪些
- 献血者化验项目包括:ALT.HBsAg.
- 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初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 血液中心应当设置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
- 下列哪些病毒属于RNA.病毒?()
- 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定依据是()
- 女性献血者血压范围应为()
- 若多台仪器(相同品牌和型号)检测同一个项
- 血浆融化后应保存在()温度范围内
- 次氯酸溶液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次氯酸钠,
- 手工法制备血小板1单位不保存者容量应为(
- 中度献血反应有什么表现?
- 从传染上病毒到出现可检测抗体的这段时间称
- 新鲜血的概念主要是指()
- 用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的获得值商一致
-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费用。
- 近五年内输血的人不能献血。
- 得过肺炎可以献血吗?
- 输血科的出入库.发血等资料保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