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耳的分布和鼓室的壁组成。
  • 包括前庭器和听器两部。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中耳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为含气的不规则的小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相毗邻,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内耳又称迷路,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份。内耳全部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在鼓室内侧壁和内耳道底之间,其形状不规则,构造复杂,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份组成。
    鼓室的壁:
    外侧壁 大部分由鼓膜构成,故又名鼓膜壁。
    上壁:又称盖壁,由颞骨岩部前外侧面的鼓室盖构成,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起始部相邻(手术时注意,有些人此处未骨化)
    前壁: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此壁甚薄,借骨板分隔鼓室与颈内动脉。此壁上部有两个小管的开口,上方的是鼓膜张肌半管口,有鼓膜张肌的肌腱通过;下方为咽鼓管鼓室口。
    内侧壁:迷路壁,与内耳相邻,中部隆凸称鼓岬,其后上方为前庭窗,后下方为蜗窗。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凸。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