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列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练习法
- 爱弥儿是()的著作。
-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 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 ()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
-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此处
-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
- 学科课程
- 讲授法
- 依据办学主体和体制划分,我国学校教育的形
- 我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全面建成,促进了
- 简述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及精神实质。
- 现代学校制度应渗透()的理念。
- ()认为,教学过程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 《论语》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
-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