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毛泽东曾经说过一段话;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但是----民族化—工具---但是如何使用工具才是根本的。你如何认识这段话?
-
1、要民族化,但民族化不是复古,不是象古代士兵那样“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
2、民族化要取古代的外国的长处,进行新的创造。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有机的结合。在我国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和外国的、古代的长处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3、毛泽东倡导向古人、外国人学习,是为了创新。他反对雷同,赞同“标新立异”。他说特别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好,不要雷同。雷同就成为八股。可见创新和标新立异是民族化的关键,是为了满足今天的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历史终点是()。
- 回忆录《列宁》中写道“他对我的态度是一个
- 《风波》是谁的小说?
- 格律恩把歌德作为人的诗人,他的人具有什么
- “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两种民族文化”关
- 如果说费尔巴哈揭露了现实的秘密,那么施里
- 怎样认识艺术生产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 创作的绝对自由
- 格律恩把歌德说成是“人的诗人”,把歌德变
-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
- 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谁?
-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
- 下列关于《序言》和《导言》论述正确的()
- 文化领域内“打开窗户”接受外国的长处的原
- 革命的文艺中存在着许多应该解决的问题,包
- 如何理解文艺变化和发展中的规律?
- 《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的思想背景是什么?
- 马克思指出,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是
- 1919年作家高尔基的职业及居住地址是分
- 1920年10月2日至10月10日列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