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南朝政治及士族文化。
- 南朝自东晋始,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晋得以立国很大程度上是世家大族抬举”的结果。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门与寒庶,不相来往,不共交游,更不可能通婚。连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极盛必衰,大族的炙手可热,埋下了衰亡的根子。一个表现是在政治事务上变得极其懒惰,当官一定得是清闲的,任何忙碌的官职通通不干;久之必然实权旁落,寒族势力趁机崛起。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当他们在政务上懒得多问时,他们就把大量的热情投入到文人的雅事之中,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这些在他们都是风流自赏、向社会自明身份的凭藉。实际上,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这个权力,即使在士族政治失势时也基本没有跌落。因为寒门势力在政权上可以得势,但他们不能不与士族合作,在文化方面不能不向士族看齐。所以,南朝的寒门就是当了皇帝,也不忘当诗人,把土子召集在身边,附庸风雅地吟诗弄赋。即使在政治上失势的士族分子,越来越像文丐,但全社会地“尊重文章”却一天也没碱色。唐代诗歌的鼎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南朝的风尚拖带出来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元末明初“四大传奇”的作
-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
- 你是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的?
- 考古发现,()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
- 既不能以公历日期也不能以夏历日期准确确定
- 以下不属于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的是()
-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经历过的重要阶段有(
- 周人生活习惯是()。
- 西蜀画家()父子采用()的填色方法,演变
-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
- 底层文化
- 汉代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中的太常掌
-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来到中国,习儒归汉
- 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积极、最有价值,可以贯古
- 佛教主要典籍有()。
- 《南京条约》开放()、福州、宁波、厦门、
- 简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哪些?
- 董仲舒的新儒学是熔多种学说为一炉的,这些
- 五服中儿为父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