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而大多数被推荐的学生使用分数选出的,这引起社会各阶层的质疑。请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字数500字左右。
  •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是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但是获得推荐的学生基本上仍然以分数论英雄,难见偏才或怪才脱颖而出,这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我认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后沦为仍以分数为标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学校教育深受“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传统高考模式的影响,校长们将“校长推荐制”打回“以考试分数定名单”的原形,与其说是一种明哲保身,武宁说是一种基于民意的抉择。在偏才、怪才尚未建立健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共识化的前提下,“拼分游戏”是当下高考择才的权威通道,“校长推荐制”被束之高阁也就不难理解。
    (2)“校长推荐制”之所以成了“拼分游戏”,不是校长不愿意碱性“校长推荐制”的宗旨,而是社会上的诸多猜忌和限制,使得校长不得不防止民众的批评。表面上看,“校长推荐制”给了校长高度的自由裁量权,事实上,在偏才、怪才没有一套标准定义的窘境下,校长无法界定谁是偏才、怪才。
    所以,在诚信制度上有漏洞、招生录取不够透明的生态环境中,“校长推荐制”沦落为以分数论英雄,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