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中国奴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基本社会特征。
-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与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即历史上的夏王朝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禅让制(传贤制)为王位世袭制度所取代,部族奴隶制得以建立。
第二阶段宗法社会与宗法等级君主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时期,即历史上的商王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11世纪)。这一时期,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得以全面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趋于成熟,宗法等级君主制的完善和各项政治制度的制度化时期,即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第四阶段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即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政治制度的变化标志:周天子权力衰微,诸侯权力上升,诸侯并峙,大国争霸,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取代;宗法制趋于瓦解;礼制破坏,封建生产方式及其政治制度处于萌生时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部制。
- 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
- 元代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 清军机处成立后()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
- 三司
- 唐宋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即"生员"和
- 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
- 隋代"府兵制"的特点是怎样的?
- 乡里选士
-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制度
- 春秋至汉初。军功地主作为一种身份性地主一
- 巡按御史
- 论宋代的官、职、差遣制及其弊端。
- 论明代宦官专权的制度表现。
- 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 唐安史之乱后至两宋时期以募兵制为主,辽、
- 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
- 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 概述中国奴隶制时代中止时段的几种主要分歧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