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介入放射的发展历程中,1984年开展了(),1985年开始了(),1986年开展了()。
- 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食管球囊扩张;肾动脉扩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成像方法,哪项对诊断颅脑病变价值最小
- CT成像的依据是()
- 下列"碘过敏反应"中,最危险的是()
- 介入放射学常用的止血药物有()
- 目前,相对最快的图像传输网络是()。
- 常用的旋切针有哪些()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 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 简述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
- "脊髓损伤"是下列哪种造影的特殊并发症(
- PTA禁忌证是()
- DSA的成像原理简述,错误的是()
-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能进行下列哪种检查
- 显示野不变,矩阵缩小一半和显示野增加一倍
- CT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的破坏。()
- 肝穿刺活检的导向手段主要为()
-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 介入放射学常用抗凝药物有()
- 空洞洞壁的成分可以是()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微小栓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