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已知某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设计参数为:D=800mm,L=40m,桩端进入岩石层,并且嵌固良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总桩数为180根,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数量为55个;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反射波法,请回答下列问题:检测过程中发现,102#桩在6.0米处有与入射波同相的反射波,在18.0米处有与入射波反相的反射波,有桩底反射,请绘制该桩的时域信号曲线(标注时间)并依据JGJ106-2003规范判断其完整性类别。(本工程桩身Cm=3800m/s)
-
A.6.0m处的反射时间为:3.16ms
B.18.0m处反射时间为:9.47ms
C.时域信号曲线上,桩底反射波应与入射波反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面积置换率m是指:复合地基中()所占面积
-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
- 岩石地基承载力如何进行深宽修正()。
- 检测单位应做到制度公开:公开检测依据、(
- 图所示,判别桩身完整性类别()。
-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试验,如发现灌注桩桩
- 钻芯法测定桩长明显小于施工记录桩长,但是
- 桩基静载加载分级,最少不应小于()级。
- 对某工程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岩基载荷检测
- 只要测不到桩底反射就不能判为I类桩。
- 当信号出现振荡时,可在()分析的基础上采
- 已知桩长20M,测得反射波至时间10MS
- 低应变数据采集时,设置采样间隔时要如何估
- 对于端承摩擦型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
- 采样时间间隔应根据()合理选择。
-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
- 高应变检测可以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
- 有()情况之一,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
- 为什么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应
- 波速明显偏高的桩,桩长可能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