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二: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导致1500年前后“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
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
- 下表为1750—1850年间
-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
-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
-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
- 2009年10月19日中国青岛籍货轮“德
- 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
- 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
-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
- 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
- 有人描述18世纪时的英国城市伯明翰:“供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
-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
- 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