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金融机构向经济部门投放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的原因
  •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直接原因。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手中积聚了相当的信贷投放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一直未收到预期效果,因而多次使用降息等手段,希望能迅速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在中国经济进入上升周期开始复苏之后,货币政策并未作出及时的调整,而是迟至2003年出现经济过热的迹象之后才开始收紧。而实际情况是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向经济中投放了相当数量的货币,只不过这些货币一直滞留在银行体系,并未流动到实体经济部门,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流动性从银行流入实体经济部门。如果将实际GDP增速扣除掉银行利润率之后的数值作为实体经济部门利润率的近似替代指标,那么中国始终在奉行低利率政策,其后果必然是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无论这些流动性停留在银行内部还是实体经济部门中。其次,促使流动性过剩由银行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因素,主要来自信贷的供给方——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2006年6月在一次学术会议的说法,银行放贷扩张的原因之一是国有银行改制。这些中国银行业的巨无霸在改制后,账面资产质量显著改善,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已经有55家。一旦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再是银行经营的约束,则在战略投资者对必要报酬率的要求下,大量放贷便成为银行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