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 (1)对家庭、幼儿园、家乡、祖国有归属感、亲切感。(2)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对自己有信心。(3)对人友好,懂得同情、分享、合作、互助。(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5)对周围社会生活持关心、参与的态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斯金纳发现,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 儿童科学文艺
- 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
- ()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情境。
- 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
- 实施幼儿智育的主要途径有()。
- 简述《鸡毛信》的故事梗概。
- 幼儿园的基本动作练习是通过()完成的。
- 儿童的正常听力一般为0—20分贝。若听力
- 与成人诗相同,儿童诗视情感和想像为生命。
- 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会争当同一角
-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
- “3岁以前的儿童是按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
- 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
- 教育威信形成的途径有:()。
- 儿童科学文艺是科学文艺读物在年龄尺度上的
- 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有哪
- 对各种课程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是以练习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辨音能
-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