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口的手术要点。
- 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口:
(1)体位:仰卧位略头低脚高位,使腹内肠管移向头侧。
(2)切口:做耻骨上正中切口,长6~10cm,将腹直肌与锥状肌向两旁分开,直达膀胱前间隙。
(3)显露膀胱前壁:用纱布裹手指向上钝性分离腹膜前脂肪与腹膜反折,显露出有纵行血管的膀胱前壁。分离腹膜反折时,应避免分破,以防漏尿而污染腹腔。在膀胱空虚、挛缩、破裂时应防止将腹膜当作膀胱而误切入腹腔,一旦分破腹膜,应立即缝合。
(4)切开膀胱前壁:在膀胱前壁稍高位置的中线两旁,用两把组织钳夹住,提起膀胱壁,在两钳之间用注射器穿刺,抽吸出充盈膀胱的盐水后切开膀胱。做膀胱造瘘术时切开1~2cm,可容手指探查即可;其他手术可酌情扩大。溢出的灌洗液用吸引器吸尽。膀胱壁上的动脉止血,必须当即结扎出血,以免回缩再出血。
(5)探查膀胱:用手指伸入膀胱内探查,明确病变情况,如有可能,应同时将病变去除。
(6)缝合膀胱前壁:将气囊导尿管、伞状或蕈状导尿管置入膀胱切口内。分两层缝合膀胱壁。内层用2-0铬制肠线全层间断缝合(在无肠线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丝线间断缝合肌层,但不可穿过黏膜层,以免导致术后结石形成);外层再以4-0号丝线间断缝合。导管经腹壁切口的上角引出。
(7)引流、缝合:用等渗盐水冲洗伤口,在膀胱前间隙置一香烟引流,由腹壁切口的下角引出。逐层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和皮肤。缝合腹直肌时可在膀胱颈部固定一针,以免膀胱挛缩。导尿管需用皮肤缝线环绕结扎固定,以免脱出。伞状或蕈状导尿管需自膀胱及腹壁切口高位引出,以防长期引流后膀胱挛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不是DIC临床诊断标准的是
- 关于抗-HAV-IgG,下述哪些项论述正
-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抑制了神经纤维
- 牙周炎的特征性表现是真性牙周袋形成和()
- 牙种植术是指
- 在休克并发急性肾衰竭时,下列临床表现中错
- 脑外伤后昏迷的病人会经过一段()和()的
- 麻疹的皮疹形态是
- 进行性脊肌萎缩的首发症状最常见为
- 患者,男性,45岁,农民。"右下腹痛伴排
- 张力性气胸急救措施为
- 请试述伤寒的诊断要点。
- 适合随访观察的子宫肌瘤是
- 气管切开时,易引起无名动脉损伤的位置低于
- 下列药物中,一般不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的
- 符合应用激素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成人
-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特征是
- 血细胞分析仪的电阻抗法检测原理的发明者是
- 肉眼观察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肌瘤有恶变的可
- 下述各项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哪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