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道的设计原则。
  • 就位道是指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口内的方向和角度。由于可摘局部义齿至少有两个基牙;义齿固位体必须由同一方向戴人;才能不受阻挡顺利就位。由于缺牙部位和数目的不同;缺牙间隙的情况各异。各个基牙的位置、形态、倾斜度、倒凹及健康状况的差异;确定义齿就位道的方式也不同;总体而言有三种方式。
    (1)平均倒凹(垂直戴入)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器的观测台上;根据缺牙的部位、基牙的倾斜度、牙槽嵴的丰满度和唇(颊)侧倒凹的大小等;来确定模型前后、左右方向的倾斜程度。将模型方向调节在各基牙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倒凹较平均的位置;使缺隙两端和牙弓两侧的基牙都有一定程度的例凹;然后画出基牙的观测线;并根据基牙的观测线设计和制作卡环。这样制作的义齿;其共同就位道方向即是两端基牙长轴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假如基牙长轴方向是平行的;就位道的方向与基牙长轴方向便是一致的;此时是典型的垂直向就位道。对于缺牙间隙多;各基牙倒凹均大者;常采用平均倒凹垂直向就位道。
    (2)调节倒凹(斜向戴入)调节倒凹就是对缺隙两侧基牙的倒凹作不平均分配;有意识地将倒凹集中于一端基牙;义齿的就位道是斜向就位道。此种就位道适用于基牙牙冠短;基牙长轴彼此平行时;斜向就位的义齿可以防止吃黏性食物时从牙合向脱位。前牙缺失;一侧后牙为非游离缺失者;或者前、后牙同时缺失者;常采用由前向后倾斜的就位道。单纯是后牙游离缺失者;应尽量采用由后向前倾斜的就位道。
    (3)调节倒凹(旋转戴入)该设计以义齿的某一部位为旋转中心;义齿通过旋转戴入牙列。义齿的固位力由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的硬固位体(支托小连接体)提供。常见的设计为硬固位体通过由后向前旋转;或者由前向后旋转;或者侧向旋转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此时义齿的旋转中心位于支托凹的尖端。此外还可让硬固位体先进入基牙的倒凹区;义齿沿硬固位体龈端的旋转中心戴入。硬固位体先进入的倒凹侧;基牙倒凹一股较大。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或者前牙缺失;仅缺隙一侧的基牙有可利用的倒凹时;可以采用旋转戴入的设计;双例后牙非游离缺失应该分别设计。旋转戴入式可摘局部义齿比常规可摘局部义齿少用卡环;美观、固位效果好;义齿的脱位方向与就位道方向不一致;维持了义齿较好的制锁状态。其缺点是硬固位体缺乏弹性;调改困难;若与基牙不密合;还会对因位和稳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