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叫章程书?历来对章程书都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
章程书一般是指汉朝隶书鼎盛时期人们用于书写奏章、法令的一种书体。考察“章程”二字的含义可知,古时用“章”字的词很多,如“乐章”、“奏章”、“章程”、“文章”等。这里的“章”字多引伸为“彰”,即公布、彰明的意思。和其他字连用为词,有的则表示有“条理”,有“法则”,有“规矩”,很“明显”等意思。与之相反,不“明显”,没“条理”,显得杂乱的,就称为“无章”。由此可见,章程书应该是专指写公告、诏令、奏章用的一种条理分明、法则严格的隶书。
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八分”条记载:“时人用写篇章或法令,亦谓之‘章程书’。故梁鹄云:‘钟繇善章程书是也’。”而世传钟繇的作品多为工整的隶书或隶味较浓的正楷,由此更可证明,章程书就是有条理、有法则的一种隶书的官称。历代对章程书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宋朝陈思《书苑菁华》卷十八《南齐王僧虔论书》:“钟有三体,‘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唐朝韦续《墨薮》记载:“‘八分书,上谷王次仲所作,魏钟繇谓之‘章程书’。”他们认为,当时宫庭秘书或专搞“小学”(指“文字学”)教育的人用的八分书就是章程书。其二是清朝顾蔼吉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钟繇的‘铭石书’如受禅碑等应为八分书,而钟繇的章奏、笺表、撰写、记录等日用的文字,皆用正楷书写,应谓之章程书。如《宣示表》、《力命表》等帖即为章程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史书中所载书体有多少?
- 书法的含义?
- 为什么赵宋王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有书名传世?
- 古人认为:“写字正如作文要有
- 被杨守敬誉为“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
- 狂草在什么时候产生?它的代表人物是谁?
- 年龄战国到秦一致这段时期秦系文字发生了籀
- 写书法的时候,右上角有一个月牙形的章是什
- 书法史上被称作四大楷书家的是谁?分别列举
- 何谓“刷字”?
-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是何所指?
- 北魏著名摩崖刻石《石门铭》的作者是谁?其
- 试举出西汉时期书体演变的两种主要趋向。
- 书法理论名著《书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
- 八分
- 上古时代有哪些关于帝王造书的传说?
- 怎样理解书法中的“意境”?
- 钟繇、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
- “书道”内涵是什么?与“书法”异同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