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急性心肌梗死检查
- 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对心肌梗死的判断意义重大,目前心电图仍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基本手段(图6-1-2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分为以下的典型演变过程:
早期(超急性期):首先T波高大,很快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QRS波可以振幅增大、时间增宽。
急性期:出现异常Q(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以后逐渐下
降,高耸T波开始降低、倒置和加深。
近期(亚急性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ST-T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低平或倒置,残留坏死Q波,少数Q波也可以变小或逐步消失。
心电图可以帮助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梗死发生在前间壁,V1-3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波;发生在前壁,V4-5导联异常Q波;侧壁,I、aVL、V5、V6导联异常Q波;后壁,v7、v8导联异常Q波,V1、V2导联R波增高、T波高耸;下壁,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只出现ST-T规律性改变,而无病理性Q波出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有时还需要结合心肌酶学和临床症状才能明确诊断。
临床资料:男性,7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狭窄5%。
心电图分析:图A记录于发病第5小时。V2~V4呈Qr或QR型,V5导联R波~V4导联ST段抬高0.15~0.225mV,对应下壁导联Ⅱ、m、aVF下降0.15mV。图B记录于发病第10小时,V5导联已出现q波,呈qR型,下壁导联ST段回至基线。心前导联T波振幅降低,开始进入衍变过程。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壁心肌梗死延伸伴对应下壁导联sr段一过性抬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女,25岁。2年以来和丈夫吵架或遇到不高
- 淡水淹溺的病理特点为()
- 女性,20岁,晚餐后,在用煤气取暖器的浴
- 下列不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指标的是()
- 胎先露()
- 氟哌利多作用特点是()
- 不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指征的为()
- 关于异位妊娠患者,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应是
- 尖锐湿疣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
- 发绀伴意识障碍()
- 不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的是()
- 简要病史:男性,20岁,反复咳嗽、咳痰1
- 简述危重型哮喘的治疗原则。
- 呼吸过缓是指()
- 下列哪些情况可使肌肉接头以外的乙酰胆碱受
- 高血钾症的处理原则为()
- 腹痛性质特点
- 甲硝唑治疗阿米巴病的主要机制为()
- 胃肠型食物中毒致病菌的致病因素有()
- 10%甲醛消毒液浸泡30分钟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