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③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初步探索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的新路子。开展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重点查处电子商务领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建立了一整套长效化服务企业机制,省财政设立了3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获得财政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鼓励80后、90后青年创客创业,发展服务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和资源开放化的“众创空间”。创客小镇、梦想小镇、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等创业社区纷纷涌现。在杭州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首批就有48家企业、800多名创业者入驻,未来将吸引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金融支持总额超过3000亿元。 材料三: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分析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 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要求运用联系多样性分析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材料中提取答题的要点。从扩大内需,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蕴藏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有利条件,也看到了国际经济形势不稳、需求萎缩的不利条件,既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外部条件,也把握了我国经济急需调整和转型,市场广阔的内部条件;既注重了国际经济形势不稳、需求萎缩的客观条件,又恰当地运用了自身的主观条件,实施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说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09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 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
- “股票市场”是上帝根据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
- 苹果公司创始人、前总裁,号称&ldqu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丘吉尔说过:“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把保险
-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 假定投资市场上收益率有20%、2.55%
-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
-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9月13日印
- 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rd
- 甲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乙公司为股份有限
-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①国有
- 中国铁路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
- 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刚大学毕业的几位年轻人联合创办了一家广
- 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浪潮正此起彼伏
- 据《中国经济报》报道,2002年中国太平
-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