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棉铃虫发生与环境有何关系?
  • 耕作栽培制度
    间作套种,复种指数提高,水肥条件改善,棉花和小麦成熟期推迟,有利于棉铃虫发生。
    栽培技术
    棉铃虫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豌豆、苕子、苜蓿等。因此,扩种这些作物回造成虫源多、基数大,利于大发生。但棉花和玉米套种,则棉铃虫大量产卵在玉米上,棉花受害可减轻。
    早播、早栽受害重,密植、多肥、叶色嫩绿、花蕾多的棉田发生重。
    气候条件
    1.温湿度
    棉铃虫基本适于偏旱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25℃-28℃ ,最适湿度70%以上。
    2.降雨
    干旱年份棉铃虫可能大发生。在化蛹时期连降暴雨,蛹死亡率高,大雨和暴雨对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有冲刷作用。
    棉花品种和长势
    已培育抗虫品种有抗虫中12、抗虫中16、抗虫中17;双价转Bt棉;
    品种形态学性状和生理特点与抗虫性有关
    凡茎叶光滑毛少的品种和无蜜腺的品种,可减少棉铃虫的落卵量和繁殖率,油腺中含高棉酚会引起幼虫死亡率的增加。 
    棉铃虫产卵期与棉花现蕾期是吻合的,而成虫又喜欢在生长茂密、现蕾早的棉田产卵,因此,凡播种早、现蕾早、生长良好、蕾铃多的棉田发生就早、受害重。
    天敌:
    1.寄生性天敌
    多种赤眼蜂、姬蜂、茧蜂、棉铃虫跳小蜂、多种寄生蝇等。
    2.捕食性天敌
    草间小黑蛛等蜘蛛、中华草蛉、瓢虫、小花蝽等、胡蜂
    3.其它天敌
    真菌、细菌、病毒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