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况义
- 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的《况义》是最早专门介绍翻译伊索寓言的集子。“况义”除了是一本译著的书名外,还是一种不同于“格义”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况”之意是“比”,“义者宜也,义者意也,师其意矣,复知其宜。”这种以基督教义阐释古代儒家思想的特点,也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特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不包括()。
- 平行研究
- 举例说明流传中的变异现象。
- 根据《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记载,戊戌变法
- 平行研究
- 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
- 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文学的整体,也
-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中涌现的《三元里》
- 媒介学
- 缺类研究
- 可比性、文学性是影响行研究的理论依据。
- 我国古代文学中对异国异族有所描绘的作品有
- 国粹派与学衡派不同,对于国学,前者强调保
- 怎样理解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请举例说
- 比较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哪
- 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前四册问世是中
-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是()
- 王国维曾翻译了元良勇次郎的著作()。
-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