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 杂剧《西厢记》是一部优美的抒情诗剧,他的语言在戏剧性、性格化和诗歌意境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说白部分凝练、晓畅,在表现戏剧冲突的进程中,准确而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在赖婚一折中在老夫人自食前言时张生、莺莺、红娘三个人的不同反映,准确而鲜明地表现出特定情境之下不同的思想活动,同时又推动了戏剧冲突的进一步发展。
    曲词部分以民间口语为主体,适当化用了一些唐诗、宋词、成语中的语句和意境并赋予一定的新意,形成了优美、华丽的剧诗风格。另外,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教养、个性安排人物的唱词。如对张生,表现他的痴情,常用夸张、富有喜剧色彩的语句;对莺莺,表现她的含蓄端庄,则用凝重、典雅的文辞;对红娘,表现她的俏皮、泼辣,多用俗语,充满生活气息。比如“拷红”一场中红娘反驳老夫人的唱词,就是口语的韵律化,自然而贴切。曲词中有不少化用了古典诗词的意境,用以写景、抒情、渲染气氛,像“长亭送别”中莺莺所唱的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历来受后人的称赏。其实它是化用了北宋范仲淹所作《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化作相思泪”等语句,由于化用得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故元代以后许多曲论家对《西厢记》评价甚高。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