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Ⅱ向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
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
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和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根据课堂师生的注意、思维、情感和意志等,
-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 我意识包括__________成分、__
- 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
- 特殊儿童的类型包括()。
- 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是对问题的表征。()
- 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
- 分析教学对象主要是分析()。
- 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
- 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
-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
- 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 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
-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____
-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
- 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
- 心理发展
- 心理健康是一个()状态。
-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