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生活活动所具有的美学意义。
-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首先,生活活动会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活活动的基础,它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不仅脱离不适宜于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的某些感觉能力可能不及动物,但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样化的,与动物对事物感觉的单一角度相比,由于人的感觉可以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对事物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所以人的感觉不会被束缚在本能感觉的范围内,人的感觉不但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关系,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这种诗意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
其次,生活活动还会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人由于具有自觉意识,而在活动的合规律性上才有了与动物的质的不同,根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全面生产”概念,人因为懂得按照一定规律来设计工具,人的活动的和规律性也体现着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得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两者在人身上有机地统一起来。“全面生产”概念把人较之于动物自然生产的特性凸现了出来。它既反对把社会与自然等同起来的做法,也拒绝把社会生产的精神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理想化。生产的全面性反映了人的社会存在的完整性以及人在社会当中精神创造的完整性。可见,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技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同时,人的感觉作为感性活动,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征。
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确是通过对象来间接地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