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 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
-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
-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
- “1700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绝对禁止
- 下列对奴隶贸易叙述不正确的是()
-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
- 小玉米见证大历史,“玉米种子大约随着第一
- 19世纪七十年代后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
- 材料一: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
- 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工具的革命,而首先进行
-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
-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
-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
- 一种馋嘴而且是贪狠的国蠹,会破坏世界,用
- 材料一: 材料二:1890
- 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
-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
-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