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基本要求有哪些?
-
(1)计算机信息系统常用的保密防范技术和措施主要有:
数据备份、病毒防治、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加密、审计跟踪、入侵监控、漏洞扫描、“防火墙”技术等。
(2)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密级信息采用口令进行身份鉴别时,口令要求:
处理秘密级信息,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处理机密级信息,口令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周;处理绝密级信息采用一次性口令或生理特征等强身份鉴别措施,口令长度不得少于12个字符。所有密级的口令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口令变更要有变更记录。
口令必须加密存储,加密传输,并且保证口令存放载体的物理安全。
(3)涉密计算机不准上国际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严禁使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直接或间接上国际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
(4)计算机存储的涉密信息应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
(5)非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含非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得处理、存储、传递涉密信息。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不得存储涉密信息。
(6)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及涉密存储介质外出需经审查审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公务员职业道德应根据公务员所承担的职务层
- 国家秘密主要产生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产
- 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也
- 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
- “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保密要求的含义
- 新修订保密法共有()章、()条。
- 由上级单位宣传部门通知的涉及军品科研生产
-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
-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
- 传真涉密信息,必须使用()批准使用的加密
- 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
- 奉献的本质属性是()
- 不得在()办公网络和连接()及其他公共信
- 在现场审查工作中发现申请单位存在下列何种
- 《保密法实施办法》规定,具有属于国家秘密
- 现场审查中遇到什么情况应当中止审查?
- 对1年内未发生泄密事件计算时间的正确表述
- “义,利也”这—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
-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
- 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成立定密工作小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