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唐代民间俗乐中,“曲子”和“变文”是怎样的两种音乐形式?
- 由于唐代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在社会的下层,民间俗乐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曲子”和“变文”是当时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
“曲子”是隋唐时期一种可以填写各种歌词的新兴的民间歌曲形式。它是前代长期积累下来的汉民族传统音乐与从西域传人的音乐在社会上的遗留。它一经流入都市,很快得到市民和文人的喜爱。尤其是到了唐代,曲子更为兴盛,它那朗朗上口的特点使市民百唱不厌,使文人们纷纷填写曲子词,使民间歌手、乐工对其选择、加工、定型。因此,这种新颖的长短句形式逐步向更高的艺术形式发展。《敦煌歌辞总编》共收入唐、五代的曲子词约1300多首。曲子的内容大多反映了当时人民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子佛教语汇。佛教中“转换旧形名‘变’”,所以佛教塑像、画图均称为“变”。佛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了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方式进行宣传,这种方式就称为“俗讲”,所用的讲唱本子叫“变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叙述一遍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的形式演唱一遍。
变文所讲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
1)讲说佛经故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思想等佛教经义的变文,如《昭莲变文》、《维摩诘经变文》、《地狱变文》等。
2)讲说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世俗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李陵变文》、《董永变文》等。
目前在敦煌藏经洞仍保存着我国最早的说唱本子。但更重要的是唐代变文在我国民间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肺根
-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的最小语音单
- 与片段TAGA互补的片段为()。
- 下列各组词语的词义,比起本义来,属于缩小
- 内感受器()
- “则”的意义:则是厉民而自养也()
-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也就是词义的(),
- 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 如何制备CrossandBevan纤维素
- 下列哪几项属于实证的分析工具()
- 以下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简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
- 《广陵止息》的含义及特点?
- “乌东”是18世纪法国罗可可雕刻家,代表
- 体育课一般分为理论课与()
- 《白马篇》名句:名编壮士籍,()。捐躯赴
- 王明是某公司的总经理,刘其是该公司销售部
- ()的组诗《女人》,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
- 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董
- 申农-韦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