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周作人散文的内容和艺术成就是什么?
- 内容:
(1)批判死鬼的精神。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传达了一个很特别的历史观念,即“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僵尸”、“死鬼”、“重来者”是他常用的名词。周作人警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死鬼”精神,警惕各种历史沉渣的泛起。
(2)抨击国民性的弱点。如在《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中曾提出:“我们要针砭民族卑怯的瘫痪;我们要消除民族淫猥的淋毒;我们要切开民族昏聩的痈疽;我们要阉割民族自大的疯狂”。周作人还在许多场合批评了中华民族的自大,亦不过是无知与傲慢而已。
(3)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特别是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作人逐渐从斗争的中心淡出,从“十字街头”走进了象牙塔,从“叛徒”走向了“隐士”。
艺术成就:
(1)旁征博引,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比如《故乡的野菜》,在介绍每一种野菜时都征引了与这种野菜相关的大量的民俗、儿歌、古籍记载等,既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又使读者在增长见闻的基础上获得一种知性的享受。
(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如《乌篷船》,以书信的形式,在好似絮语似的缓缓描叙中,为友人作导游,介绍的又是故乡风情,因而情真意切,舒展自如,娓娓而谈,能让读者具体感受到浓郁的水乡气息和生活情趣。
(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周作人将“冲淡”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一个最主要的追求,并构成了他散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色。
(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周作人的散文语言,一方面简练、精确,另一方面则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在最有限的字句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5)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实苦涩。作者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平,有许多牢骚、怨愤,但他并不明言,而是以一种反话正说、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人在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嘲讽或风趣幽默效果的同时,又体会到一种压抑不住的苦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
-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三农”工作,()稳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和(
- 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在()
- 寒食节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后来被清明
-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队员2月7日在距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质量和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 资本积累是指()。
- 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的"乡土文学"创作潮
- 有下列哪些情形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
- 财政政策的类型主要有()。
-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 2019年4月2日电,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举
- 福建向()供水工程8月5日正式通水,()
-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任免性通知
- 印制顺序号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的作用有(
- 公文审核的重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