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简述王洛宾对西部民歌的贡献
-
他对西部民歌的挖掘,整理与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誉为“西部歌王”。
1、芦沟桥事变后,王洛宾离开北京,与肖军、塞克、朱南星等到西北进行抗战工作,先后在兰州、酒泉、西宁等地宣传,边收集,译配,改编了维族民歌《达板城》、《依拉拉》、《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玛依拉》《黄昏里的炊烟》、柯尔克孜民歌《哈森心里有句话》等。
2、重庆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的师生不但在民歌演唱会上演唱,而且改变编成合唱曲,配上钢琴伴奏出版发行,赵渢在《洛宾歌曲集》序言中说:皖南事变逼迫我从重庆而缅甸而昆明的许多年,也是我经常演唱的一个民歌(指《达板城》)继《达板城》之后,《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传到了大后方,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虽不能说家喻户晓,但可谓有口皆碑。
3、遗憾的是王洛宾一生坎坷,在自己编配的歌曲上没有署名,人们相传为新建民歌、青海民歌等,到80年代后,才知道是王洛宾收集、改编和译配的。同时也才知道五六十年代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亚克西》《萨拉姆毛主席》等歌曲公开发表的大约有130多首,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歌曲得到传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十二音作曲记法的创立者是()。
- 简述音乐起源的多种说法及研究的多种途径。
- 简述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特征。
- 组曲最早产生于民间,后专指有一组在同一调
- 牌子词曲有哪些曲种?
- 英国复调音乐代表人物:(),()。
- 《()》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由英国诗人约翰
- 周王朝规定,每年春秋两季要派人到各地收集
- 十二律的产生法出自《()》
- ()昰建国后对京韵大鼓改革贡献最大的艺术
- 沈湘是著名声乐(),()。
- 李斯特的钢琴老师是()。
- 20年代初,黎锦辉编写了一批(),为为我
-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标志着我国的舞剧
- 简述民间艺人对音乐发展的贡献。
- 格里格(挪威)为易卜生诗剧《()》配乐
- 明清时的音乐论著有?
- “()”,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
- 格里哥利圣咏:六世纪末,意大利籍的罗马教
- 俄罗斯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