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性质。
-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标准化操作和为一个确立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要”。独立制片人兼导演托马斯·哈伯·英斯于1913年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的生产管理上,并建立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后来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制片厂体系的原型。在好莱坞的鼎盛时期,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二是制片人制度,三是明星制度。
好莱坞虽然拥有了众多优秀的人才,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然而,却没有形成美学上有影响的电影流派或学派。甚至,当电影史学家和理论家们在对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影片进行分析的时候,针对它那受制于标准化生产的商业化的类型电影,而不得不称好莱坞影片为“零“度风格。尽管在好莱坞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作品,然而,正如雷内·克莱尔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傻瓜才会相信这样的偶然现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费雅德的“美学影片”
- 简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 新、旧好莱坞在创作方法上的区别。
- 1962年12月,苏联电影界开始了运动(
- 简要评述爱迪生对电影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
- 19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光辉一页,当
- 1940年卓别林拍出了自己的()《大独裁
- 电影大师卓别林曾高度评价(),将其视为中
- 1981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厂长是
- 纪实影片
- “室内剧”是由先锋主义的()戏剧演变而来
- 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的
- 《逍遥骑士》
- 视听语言
- 《老井》
- 请写出三部雷内•克莱尔的现实
- 莱昂.摩西纳克在〈电影的诞生〉中讨论了两
- 早期外国影片的输入中国,是帝国主义对中国
- 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是导演过《沙鸥》和《
- 为什么说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呈现出复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