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3亿多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
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
- 材料一: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
-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
-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
-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
- 摩洛哥人依宾拔都他,于元至正七年(134
- 苏州全晋会馆(右图)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山塘
-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 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中的&ldqu
-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型时期。
-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
-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地租普遍上涨,与其直接
- 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
-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
- 《秦律十八种•厩苑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