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中获得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一直以来模仿中国,而中国的影响贯穿了德川幕府时代。正式的教育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开始。直到19世纪,很多日本学者一直用中文书写他们的哲学、法律和宗教著作。普通人信奉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而儒教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像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帝一样,德川幕府将军提倡朱熹的新儒学。新儒学强调孝道和对上忠诚,为幕府统治提供了理想的意识形态基础。幕府将军倡导、资助新儒学的学者,使新儒学的观点在教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所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包括商人的儿子和政府官员的后代——都长期受到新儒学价值观的影响。到了18世纪末,新儒学已经成为德川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 ——《新全球史》杰里·本特利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四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了。这个世纪是大西洋文明即西方文明的世纪。随着东亚工业化的高速推进,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舞台正在向太平洋方向扩展和转移。二十一世纪会不会是太平洋世纪呢?有人这样宣布。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法国的启蒙运动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
- 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
-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西欧从15世纪以后,逐渐确立了领先
- 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教
-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巴士
- 文艺复兴时代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
- 《神曲》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
-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
-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
- “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
- 进步的思想是时代闪耀着的火花。回答
- 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
-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