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4月我国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初期的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输入型病例。虽然这样,“祖国是留学生的家,”流感不能成为拒绝出国人员归国的借口。不过,如果归国人员都能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配合防疫,就能极大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和防控成本。 材料二:2009年10月31日,温家宝在北京儿童医院考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时强调,国家高度重视甲流防治工作,要科学看待甲流: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当前防控的重点在学校、社区以及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力宣传防控知识;要积极有序地做好甲流疫苗的接种工作。 材料三:2009年11月17日,广东省卫生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工作指引,重点地区的中小学毕业生优先接种甲流疫苗,并根据疫苗的供应量,逐步扩大接种人群。 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对甲流以及甲流疫苗临床应用的认识所体现的认识论的依据。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过研究探索,人们对甲流有了新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认识甲流病毒,是为了更好的防控甲流的传播。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首批甲流疫苗完成后要进行临床试验阶段,检验人们对防疫甲流病毒的认识正确与否。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国家对甲流的认识经历了从确诊到防治再到疫苗接种等阶段。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