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举例说明教育法律规范的三要素。
-
教育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假定——指明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即只有在指明的条件和情况出现时,才适用某法律规范的有关规定。比如,在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年满六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就是假定,合乎前种情况,就应入学,而不足六岁者,则不适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如出现后一情况,即适用“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的规定。
处理—指明法律规范所要求的内容规定,即在符合假定条件和情况下,应当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其中,基本部分是对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前述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即属“处理”的一例。
制裁—指明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即违反者要负相应的责任。比如《义务教育法》中“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所作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规定,就是对上述“组织或者个人”的制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育行政中的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 简述教育规划的内容。
- 公务员岗位培训的目的是取得岗位资格。
- 领导风格类型通常有专制型、民主型和()。
- 师范教育内容是什么()。
- 教育经费使用的三条原则是()、()和()
- 教育人事行政
- 二战前教育行政曾属于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二
- 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
-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教育人事行政基本原则的是
- 教育体制的两大要素是()
- 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
- 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国家管理权力结构形式
- 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
- 通过一定的考试择优录取教育行政人员的制度
- 教育督导过程一段分为三个阶段:计划准备阶
- 国家教育政策的范围是()
- 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等级。
- 我国确立的基础教育行政体制不包括()
- 按使用范围,教育经费可分为教育事业费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