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怎样从根本上提高师德水平?
-
1、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教师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这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
2、深化教育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的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1)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行来,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改革现行分配制。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来,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是,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制定九级工资制,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打破了坚冰。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特别是舆论的力量。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 ,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对教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于融合师德内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奖惩,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3、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
- 1995年月,某市小学二年级在学校
- 举例说明学校突发严重问题时应急措施?
-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要充分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
-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 校长怎样规划愿景?
-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
-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地域范围是()
- 知识储备的途径有哪些?
- 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
- 省教育现代化要求中小学生巩固率达95%以
- 中小学校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
-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有三个环节,即()。
-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 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
-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是:()
- 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方式有哪些?